|
慢练求准:一个习武者的认知进化 急如追风快马,快似闪电——这是周日训练时小凌老师展示的实战速度,也是精气神充盈的外在表现。唯有精足、气满、神旺,方能完美展现拳术精髓。 《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言"致虚极,守静笃"。然而现实中实现有阻,忆儿时观武侠剧,见大侠调息运气打通任督二脉,顷刻间功力大增,心向往之。如今回想,颇有意趣。 据载,历代帝王平均寿数仅39岁。虽享九五之尊,拥后宫佳丽三千,然长寿者寥寥,其原因何在呢?人生有三戒:烟、酒、色。尤其是“色”,传统文化对此讳莫如深,昔日武功"传男不传女",是否与此相关?习练内家拳者,当如何看待呢? 周日训练后反思多年所学,常盼老师多授技艺,今方觉此念有误。小凌老师指出,所有拳架胯部未吃进去。细细想来,非肢体不能,实乃心意未至:可曾存改过之心?可曾以意导形?可曾全心修习?昔年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既显尊师重道,更见求艺之诚。老师屡问可有疑问,然而每每无言,此中深意,值得深思。 老师再三强调:慢练是为求准,是为练对,每式须合拳理,套路务求规范。进步之要,在于姿势正确与否,而非功力深浅,只有练对,才会步步高升。 往后习拳,以跨为舵,以意为桨,慢中练对。与农人耘田,日锄一寸土,自有春生夏长。 汪家林 2025年7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