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拳艺»论坛 内家拳艺 心意六合水浪拳 扬帆挂席——师恩如山,铭记于心
广播台
查看: 662|回复: 8

扬帆挂席——师恩如山,铭记于心

[复制链接]

10

主题

2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发表于 2025-9-4 11: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腾达 于 2025-9-6 12:54 编辑

扬帆挂席
——师恩如山,铭记于心

                                           黄腾达 2025年9月3日


      上周看到国燕老师做的水浪拳健椎板的演示视频,其中有一记“抛砖引玉”。想到在华政教拳时,我曾请问过小凌老师,“这一记是用“投石问路”还是“抛砖引玉”命名?”老师回答,“这两个拳名都不是最佳的。以你现在的功夫,可以取出更好的拳名,回去想想。”老师为水浪拳拳名补缺字字珠玑,力求形神兼备。要打出拳的精神,并找到合适的意象,我明白其中难度极大。
      我认为“投石问路”拳名是把这记拳技击动作表达得比较直白。“抛砖引玉”富有哲理,不足在于动作上给人一种抛物线轨迹向下感觉,而这记拳的意识是向前的。除了形的方面,“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都未能体现老师心中这记拳所能表现出来的精神。训练结束后,我反复思考,反复体会,反复探究,为什么老师此刻会出如此难题给我?真想一探究竟。
      回顾近20年来跟小凌老师练武、习文、做事,随着日子积累,越来越感受到老师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敬佩老师的真诚和感召,也越来越被老师认可。老师育我以拳,教我以义,诲我不倦,待我如子。
      2013年,小凌老师力排众议,为培养年轻人,命我出任《凌氏艺海》主编,十多年来始终全力以赴地支持我的工作,从未有一丝懈怠,在工作中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老师,一个真正的武者,一个真正的君子,不由得越来越尊重老师的人品。
      小凌老师为培养出凌氏团队合格教师,提供平台,让我们教学相长,去年任命我为凌氏拳艺第三期线上教学主讲人,给我宝贵的实习机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问题无数,每次老师都是不厌其烦,细心教导,一再示范。老师每天工作排满,而为了我不惜停下手头工作,总是第一时间给我排忧解难。每当自己感到不好意思时,老师总是安慰和鼓励。
      凌氏拳艺华政社团成立,小凌老师委我以重任,让我主持社团工作。学期结束时,老师亲临现场,查看同学们的教学情况。当听到同学们一致要求我留下来,下学期继续担任他们的班主任,我看到老师眼中的欣慰,感到非常温馨。
      看到凌氏第三代弟子集体拜师时,笨拙的我突然醒悟。小凌老师从来一言九鼎,说以后没有特殊情况不接受拜师了,说到做到。心有不甘的我跟老师说,我要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老师笑着说:“不用将就形式,我不但就视你为弟子,而且视为入室弟子。节省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传承不是更好吗?”老师的豁达,自愧不如,哪里可以同日而语。
      几个多月来长考,总觉得可以有,却说不出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灵光乍现的一刻终于在2025年8月29日出现了!
      这周在去十里芳菲教拳前,我先到苏州拜见了一下小凌老师,听候教诲。老师说,你的拳名应该有影子了,并让我站到阳台前,俯瞰整个东太湖。只见远处的湖水碧波万顷与天际相接,湖面波光粼粼,在湖中浮着几个帆船,美景如画。老师问我看出什么了吗?当时我心里第一个想到就是李白《行路难》中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师说,我来启示你一下,你会顿悟。
      问这是什么船?
      我惘然。
      老师接着说,是帆船,且有二个帆。
      回:是啊。
      老师继续说,帆的作用一样的,目的也一样的,就是一个不够,需要接二连三,
      我一下子明白了,“扬帆挂席!”
      老师高兴地说“孺子可教,不失凌门七子之英名,就定这个拳名。”
    “扬帆挂席”从拳的动作上来看,扬帆和挂席,契合了手上两次重复投掷的动作。两面帆从扬第一面帆,到扬第二面帆,风力的加成使船有一个加速过程,正如这记拳第二次投掷的速度比第一次更快。从拳势上来看,扬帆疾风前行,与拳势向前的方向一致。
       回想小凌老师往日为我们领打这记拳的情景,师兄弟或许曾见过老师打出过两种以上的“扬帆挂席”的精神。其中之一最令我震撼的是,小凌老师打定的瞬间气贯如虹、目光深远,即便从身后观察也可以感受到“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情壮志。这个意象说是帆,不如说是长风。开阔宏大,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到了湖州,赶紧习练扬帆挂席,果然心胸大开,一种从未感到过的气象油然而生,爽!又得到了另一种精神,行拳过程中两次手如双帆次第扬起,鼓动中带出人精神的振奋,及心境的洒脱。这也许是“起航”的智慧。在明确的航线上,不用思虑过度,游泳中学习游泳。扬帆起航,在风浪中学习航行。
       晚上深思之下豁然开朗,老师不但让我取拳名,更是在用这记拳名,告诉我在前进的路上,要鼓足干劲,再接再厉,艺无止境,不断攀登。
       行文至此,不禁想到德楹师兄在《献芹计》雄文中说:“有师如此,夫复何求!”感受相同,又无复多言呢。


《献芹记》文章链接:献 芹 记——陈德楹
8085070fe41a7cbdd9892cd1681afa7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5-9-4 11: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096b69038ef31271da689ea23893769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5-9-4 1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3697fe6d91634d9aa2a2ffb33453cbb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5-9-4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8e774d69e64a294c5f2041e0ed2859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5-9-4 1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4dc15cf2b14b28582442a24a2bcc96a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5-9-4 12: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d45f123271b8094977116971b9f2d76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289

帖子

13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32
发表于 2025-9-5 16:0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达达大作,真情流入,感人至深,这不仅是一篇弟子感怀师恩的文章,更生动而深刻地记载了师道的真谛。  小凌老师的以一个问题、一次启发、一段鼓励、一场观景,不正是“不教之教”的至高境界吗?!真正的传承不在于灌输一招一式,而在于引导学生去经历那“顿悟”的过程。当“扬帆挂席”四字从达达心中喷薄而出时,它所承载的已不仅是动作的意象,更是弟子自身全部的修为、感悟以及对老师心法的理解。这个过程,是“授人以渔”的极致体现,老师点燃的是火种,照亮的是人心。这才是明师出高徒之所谓。  当我读到“扬帆挂席”这四个字,拳势的冲击力跃然而出,瞬间感受到一种气贯长虹、势不可挡的意气、迅疾、力量、坚毅和洒脱。相比“抛砖引玉”和“投石问路”,境界全出。这就是小凌老师为什么花数十名增补拳名的意义。把拳打对离不开拳名,把拳打出艺术的境界更离不开拳名。然要起出一记高层次的拳名,何其难也,这样伟大的历史工程非吾师不能为也!  小凌老师力排众议提拔后辈的担当,答疑解惑不厌其烦的耐心,不在乎拜师形式的豁达,以及“待我如子”的真诚情义,处处饱含着师道之仁。我想正是老师对达达的极致的用心、耐心和当心才造就了今日的达达,越来越自信、坚韧和刚毅,为团队栋梁,可信可依。  祝贺达达成为老师入室弟子!为达达高兴,为老师高兴,也为团队高兴。                                              晓舟 2025.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14

帖子

15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99
发表于 2025-9-5 17: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帆起航,共沐师恩

扬帆起航,共沐师恩


拜读达达的文章《扬帆挂席》,字里行间都是拳中体悟与心灵真情,令人感佩。拳名的诞生,本就不是寻常小事。它既关乎形与势的贴合,更承载了心与意的升华。能从“投石问路”“抛砖引玉”一路走来,最终凝练为“扬帆挂席”,不仅是一次技击意象的提升,更是修为与境界的突破。


我为达达由衷高兴。一路走来,他在老师悉心点拨下不断进步,遇到问题从不退缩,总是反复琢磨,直到贯通为止。今天他能打出“扬帆挂席”的气象,并写下这样一篇深情之作,是他坚持与用心的见证,也是老师因材施教、水到渠成的结果。


在达达的成长中,我们这些师兄弟姐妹也得以共闻其声,共见其行。读他的文字,我仿佛亲历那一刻顿悟的光亮,感受到拳势中长风破浪的豪情。这种感受,会激励我们每一个同门在修炼之路上更用心、更执着。


更值得欣喜的是,在这段历程之后,达达已被老师接纳为入室弟子。这样的身份来之不易,凝结着他多年修炼的积累,也承载着老师的信任与期待。入室之恩,份量极重,它意味着荣耀,也意味着肩上的责任。


愿达达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扬帆远航,修炼与写作并进,不断拓展境界,在拳艺与学养上展现更高远的气象。


——晓希
2025年9月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5-9-5 21: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晓舟、晓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迎客亭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凌氏拳艺新媒体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头条号

B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