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天赐 于 2025-10-19 18:32 编辑
孜孜不息,更进一步 新学期,我们的社团欣欣向荣! 在欢乐的苏州团建之后,我们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运动会汇演的筹备工作中。作为社团的一份子,我非常荣幸能够担任助教。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将所学演示、讲解并传授给同学们。与单纯学拳不同,教学需要更加细致、更加耐心,也更考验专业素养,对我而言,这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由于许多新生是初次接触武术,也是第一次了解凌氏拳艺,刚开始时尽管他们全力以赴,却仍难以完全跟上主席台上教练的演示。于是,我和其他教练、助教一起,在各自负责的区域认真示范、逐一纠正。每当同学们调整动作、有所进步,我都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我能感受到,这份肯定让同学们收获了自信,也感受到了社团学长学姐们的热情、关心与支持。 作为44、45、46班“十大形”的助教,我协助晓舟老师管理近80名同学,帮助每一位同学快速、准确地掌握拳艺,对我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当我真正投入其中,发现大家的学习热情与努力程度超乎我的想象。很多同学虽从零起步,但每一次发力、每一个亮相,他们都认真模仿、反复练习。几次集训下来,进步显著!三个班级共选出六位领打同学,为大家树立了榜样,逐渐形成了领打同学与其他同学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十月中旬以后,训练重点从动作的准确性转向了整体的协调性。起初,大家对节拍不太敏感,也对能否做到整齐划一心存疑虑。后来,晓舟老师请淼淼和我上台为大家做演示。尽管我们身高差距明显,却做到了步调一致、整齐有力。我想,这不仅源于社团成员间的默契,更是老师们、教练们悉心指导的成果。事后,东雷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上台之前,同学们对‘整齐’还没什么概念;你们一打,大家进步神速,这才知道‘十大形’原来是可以打齐的!”确实如此,当我在台上看着大家跟随音乐继续练习,那种气势恢宏、神采奕奕的场面,已初具去年汇演时的风采。 此外,我还协助晓舟老师教授2568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同学学习“密州出猎”。说来惭愧,教这套拳法于我而言也是“在干中学”,在协助教学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和精进。令人惊喜的是,预科班的同学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踏实地跟随柏老师和晓舟老师练习。国庆前,班上几位同学甚至冒雨前往明远楼学习“密州出猎”和“十大形”,也有同学积极参与社团训练。这些同学后来都成为班级中的标兵,他们的努力也感染了其他人。到十月中旬,几次集训之后,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尽管动作与节拍的配合仍显生涩,但每个人都在尽力做到最好。据晓舟老师介绍,凌氏拳艺中某些动作的灵感来源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与武术动作。能够为凌氏拳艺在年轻一代少数民族同学心中播下一颗金色的种子,我倍感荣幸! 在今年“百团大战”中,我们社团收获颇丰,许多大一新生、大二同学,甚至研究生都乐于加入我们,体验凌氏拳艺的魅力。我想,这份沉甸甸的硕果,源于全体社团成员的凝心聚力、友爱互助与勤思善学;也离不开黄教练、国燕老师、晓舟老师以及其他教练、老师们风雨无阻、尽心竭力地培育;更得益于小凌老师如阳光般的照耀与滋养而茁壮成长! 愿我们的社团继续茁壮成长,四季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