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气宜鼓荡”问题由来: 5月4日前,水浪拳行拳一直在31-33分钟左右,持续有1个半月左右 期间有几次如舞鸿蒙的感觉 5余4日偶然看到关于“心流”的描述 1 全神贯注在一件事 2 意识和行动融为一体,忘我 3内心自我评判的声音消失 4 时间感消失,时间加速或冻结 5 强烈的自主掌控力 6 愉悦感,平静的满足 注意力放在当下,大脑前额叶皮质层半关闭,用脑少。 大脑前额叶皮质层,速度慢,理性,能耗高, 大脑边缘系统速度快,创造力强 曾国藩:物来顺应,未来不迎,既往不恋,当下不杂。 处于白日梦和真做梦之间,类似喝酒微醺 和自己如舞鸿蒙的感觉类似。 也理解了有次小凌老师说的,如舞鸿蒙后会觉得能量恢复。 借鉴心流的要点,只关注立身中正,也不再自我判断动作对错,比较容易就进入如舞鸿蒙,而且时间从33分钟左右,延长到了39至41分钟。 之后即使恢复了对于动作的关注,时间也维持在41分左右,偶然有一天在“风动浮萍”这记拳上感觉用力上上了一个台阶,记得老师说过,这记拳也是感觉整劲最容易的拳。之后体悟多日,总结与之前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动作中手掌以小臂为轴向旋转时有意识有劲。 自此,慢慢能体悟到全套行拳时全身如同穿了个航天服那样鼓起来。 然后才有了问老师“气宜鼓荡”中“鼓”和“荡”是不是两个状态的问题,因为那个状态只有“鼓”。 老师回答,是两个状态,而且“鼓”是“荡”的前提。 老师举例说明:以气压装置为例,当压力大到不受控时,从泄压阀释放压力,就是“荡”。 陈东雷 2022-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