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拳艺»论坛 内家拳艺 心意六合拳 学拳小记——浅谈脊柱
广播台
查看: 1296|回复: 0

学拳小记——浅谈脊柱

[复制链接]

6

主题

6

帖子

13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2
发表于 2025-1-29 02: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潘华毅 于 2025-1-29 02:25 编辑

学拳小记——浅谈脊柱

8月最后一堂训练课因一早家中有事耽搁,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大宁公园,事出匆忙也没来得及在群里说一下,好在还是赶上了最后老师解答王钧师兄提问的部分,听到内容有些遗漏,去拜读了网站中的文章,也说一下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老师多次提到打踩步是练基本功,是十大形的母拳,同样是强身健体最好的方式之一;习练过程与我而言,更像是一扇通往内求之路的大门。
练习已过三季,参考不同阶段视频,多方面还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但是协调性和结构上有的确明显改善;时常翻阅老师在十大形视频集训开班致辞里提到的基本要旨,加上教练师兄们的点拨,没有太多其它想法,就是不间断练习。
文中言道:“眼神始终盯着前方,如鸡之争斗,始终虚领顶颈,正视对方”和“每记拳都要求一动无所不动,手脚同时到为最低标准”;虚领顶颈、一动百动、手脚齐到,加了始终两字可不简单,所以练习之余最先感受到的就是中轴先要稳定。以此角度展开说下自己的理解。
中轴即为脊柱,作为整个筋膜网的硬性支持或者是旗杆,骨骼对筋膜的作用体现在力学方面,然后通过应力的改变调节筋膜的生理活性。
从力学角度而言,四足动物脊柱多数的应力主要来自脊柱纵向肌肉的张力,是脊柱维持正常形态的力学基础。当机体处于休息状态时张力较小,产生的纵向张力也小,脊柱的纵向稳定性较差。当机体运动时肌肉收缩力增大,产生的纵向应力剧增,纵向压力增大,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这本身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机制。人类脊柱所要承受的压力由两部分组成,肌肉的张力和重力。由于脊柱在运动时要保持其稳定性,在搬运负重的情况下,肌肉的张力和重力所产生的压力要远远超过负重的载荷。有人研究测出脊柱在负重条件下对脊柱的压力是负重的4倍以上。如一个人挑100斤,脊柱承受的压力可达到400到500斤。应力在脊柱分部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最大部位是腰部,承重最大的阶段在第五腰椎和骶骨之间。

从运动学角度而言:脊柱是人体骨骼的中心和轴线,脊柱的运动是一种联动,运动的中心位于椎间盘的后缘,以此中心为支点,离它越远的运动幅度越大,因此,椎骨向后、外的三个较长的突起,椎骨向后突起的棘突通过脊上韧带实现上、下椎骨联动的力学传动的张力线,于两侧与躯干肌肉表面的深筋膜向两侧包绕躯干,深部则通过两侧的横突向肌肉间深入,在不同深度包绕肌肉向两侧延伸,最终深、浅部的筋膜都在腹部正中线交织融合。
通过这种结构布局,身体在运动时将应力通过筋膜传递到躯干的其他部位。在脊柱额前方,筋膜在一些部位增强形成悬挂内脏器官的韧带或系膜(如心底部、大血管周围连系腹腔脏器的系膜及韧带、盆部腰椎和骶骨前面连系盆腔脏器的系膜及韧带)。
在这些连系脊柱与躯体(后及两侧)和内脏器官(前面)的筋膜结构中与之伴行,或潜行,其中包括了神经、血管、淋巴等重要结构。
因此,脊柱通过筋膜对内脏和躯体的影响就不单单是一种力学效应,同时脊柱周围的筋膜损伤或退变就不单纯影响运动的力学改变,还会对内脏的功能产生影响,如颈椎的病变会影响颈部、喉、气管的状态;下颈段和上胸段的脊柱病变会影响心、肺的健康状态;下胸椎和腰椎的病变会影响腹腔脏器的功能状态;腰骶椎的病变会影响下消化道、生殖、泌尿器官的功能状态。
踩步动作周而复始的撑拔、拉伸、发劲、拧转、轮动无不蕴含了丰富而科学的人体力学机制,只有先有序健康的骨骼体系排列才能通过与其相连的筋膜向躯体和内脏均衡传递应力作用,在其作用下,通过牵拉效应影响筋膜中细胞的活性。在此基础上传输机制也会随之加强,从脊柱向躯体和内脏延伸的筋膜实际上也是一个连通的慢性传输通道,它可以将背部的活性细胞或活性细胞或活性因子向躯体和内脏传输。伴随练习的深入,既可以强健体魄,提高骨骼健康,提升关节灵活性,强化腰胯和下盘稳定性,对今后的进阶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打了一段时间后比较明确的想法,结合运动学和医学摘取资料做的小结,还是比较浅显的理解。理解体会可不断变化,不变的是对拳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和向内求真的渴望。
潘华毅
2024年9月5日


脊椎解剖反射图

脊椎解剖反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迎客亭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凌氏拳艺新媒体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头条号

B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