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幸参加了这次水浪拳线上培训课程,历时六个月,十多节课程,受益匪浅。记得在文昌,一次早课后国燕老师曾与我探讨过:"你觉得线上培训对拳法的提高有帮助吗?确有学员通过看视频就熟练掌握了全套水浪拳’’,而我不置可否,心里却直犯嘀咕——我每天与老师面对面练习都未必能学得一二,何况隔着屏幕的线上培训呢?带着这份怀疑,我忐忑地开启了这段为期半年的学习旅程,谁知最终收获的触动与成长,远超预期。 首先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循序渐进,避免了贪多求快的浮躁,让六个月的学习节奏张弛有度。晓希老师虽未立于身侧,却以镜头为窗、以耐心为桥,将每一式拆解得如抽丝剥茧,配合慢动作回放学员与各位教练的同步视频对比,再认真讲解,令每个人都能很直观的看到自己动作的问题所在。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教练团队的示范动作——屏幕中,每位示范教练的示范都沉稳厚重,转腰推掌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有气力的传导,定式也没有停顿的感觉,通过教练慢动作下一帧帧的精准呈现,我忽然明白,原来水浪拳的"柔中带刚"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身体各部位默契配合的自然结果,这也是只能凭借视频的慢放才能令人感受到的。 再次是难能可贵的订正课程,小希老师认真查看每位学员的视频作业,精确到每一帧的动作捕捉:"驽马回头重心在前,右手要向右后方形成对拔的力""五云捧日要锁胯,但气不能断"“扬帆挂席时要有重心的前后移动”,连学员脚步的微小动作都能精准指出。教练团队全程在线答疑、指导,既有针对普遍问题的集中讲解,也有对个体差异的个性化点拨,还有个别动作的探讨,让人感受到"一人学拳,团队托举"的温暖。 其次,课程中,观看拳友们同步上传的练习视频更成为我的一面明镜,在讲解拳友们的时候也能对照自己找出不足之处,当看到前辈们打出了连绵不绝的气势,才发觉自己仅是学了招式外壳,于精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于我而言,每次的练习如不录制视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但通过拍摄的视频,可以清晰的看出自身的差距和需要提升的地方,有助于自己学会用镜头反观自身不足,在观察他人招式中照见自身弱点,在交流讨论里领悟水浪拳的神韵。 如今回想国燕老师的提问,答案已不言自明:线上培训的形式或许不同,但那份对拳艺的专注与钻研从未改变。当老师隔着屏幕仍能精准捕捉我的每一个细微失误,当教练的示范动作让我看清"劲从根起、顺于节、达于梢"的完整路径,当拳友们的视频让我照见自己的提升空间,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拳法精进,从不在形式,而在那份"向内求索"的坚持。 再次感谢各位教练的辛勤付出!
|